【人工智能】招聘与学科竞经验分享会(2025年03月16日)

现在是周日的晚上,下午贾老师组织的这场分享会收获颇多,故在此写一些总结与感想。

我个人认为含金量最高的还是陈学长和卢学姐的分享。

陈学长

陈学长比较希望我们人工智能/软工智能专业的学生可以向机器人这边发展。传统的互联网就业情况非常不乐观(比如数据采集(爬虫),数据挖掘,前端,后端,全栈),市场上是供大于求的,工资会压的很低,“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而新兴的就业市场,例如嵌入式工程师,ROS开发工程师,Linux开发工程师,机器人的地图,定位,导航工程师这些岗位,都是供小于求。随着国产大模型DeepSeek卷起的一股浪潮,国内的机器人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而这些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机器狗)等等)都是需要这些新兴的岗位来提供支持的。

再往更高层的岗位来看,C++开发工程师,机器视觉,控制算法,运动控制,SLAM算法工程师这些,薪资更高,但是学历要求也很高。目前我们二本的层次至少考个比较好的211研究生才可能触碰到沾“算法”这两个字的岗位。

陈学长也说,考研值得一试,拼尽全力考一个211不是特别难的事情,考不上的基本上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类型的学生,平时目标感也不强,游戏短视频都把控不住。这点我很有感触,我现在只有晚上回寝室才玩半小时原神,少数情况任务多时会玩到0点,睡前会刷短视频(感觉也不太好,虽然可以缓解下压力)。但是像那种只要没课就钻在寝室打游戏刷视频的人90%就是考不上的。

目前考研压力也会变大,但比找到好工作的人多一些,如果考不到,二战还是工作?首次考研的时候一定要给自己留条后路,陈学长准备考研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也过了国家线,他现在已经拿到北京年薪30w的offer了。他的这条路重点就在于国家级机器人比赛的奖项这些经验。

敲了这么多,我的考研想法还是没有变,要给自己留条后路。不同的人后路也不同,这在于他们自己有什么技术积累。我干过自媒体,淘宝店等等,会的也比较多。所以后路在我的眼里还是比较多的。

卢学姐

关于本科的科研,不仅最后发论文,毕竟发论文的是少数人。在这期间还有很多项目可以做: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验室基金项目,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还可以参加人工智能算法赛道的比赛,机器人这边的比赛(无人车巡航&射击,机器狗,格斗机器人等等),学校的这些资源是比较全的。参加统计建模,数模比赛。申请软件著作权,申请专利。

最后总结一下,我还是继续稳步走科研这条路吧。暑假时多参加机器狗和无人车的比赛,把ROS基础学好。而暑假前还要把学长的ShiftingNet论文投出去,暑假留校时再写自己的论文。总之,长路漫漫,唯有毅力和近乎疯狂的执行力才能圆梦,否则都是空想。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16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