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期刊投稿的一般流程

图片[1] - AI科研 编程 读书笔记 - 【人工智能】期刊投稿的一般流程 - AI科研 编程 读书笔记 - 小竹の笔记本

我在这分享一下期刊投稿的一般流程,上面这个流程图是我画的。

首先来说,当你完成论文撰写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把稿件提交给目标期刊,此时系统会显示状态为“Manuscript Submitted”。

提交成功后,稿件会进入“With Editor”阶段,这意味着期刊编辑开始介入处理你的稿件。编辑首先会进行初步审核,比如检查格式是否符合期刊要求、研究主题是否和期刊方向匹配等。

如果稿件通过了初步筛选(否则可以直接拒稿),编辑就会把它分配给合适的审稿人,这时候状态会变成“Under Review”,也就是正式进入了审稿环节。 在“Under Review”阶段,审稿人会仔细研读你的论文,从研究的创新性、方法的合理性到结论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估。这个过程的时长不太固定,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具体要看审稿人的工作安排和期刊的审稿周期。

当所有被指定的审稿人都完成评审后,状态会更新为“Required Reviews Complete”,说明审稿环节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就到了“Decision in Process”阶段,编辑会综合所有审稿人的意见,然后给出最终决定。这个阶段通常会有三种结果:如果论文质量达标且审稿意见都比较积极,你的论文会被“Accepted”,也就是成功被期刊接受发表;如果论文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和期刊定位不符,可能会直接“Reject”,也就是被拒稿;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是需要你进行“Major/Minor revision”,也就是大修或者小修。

大修意味着论文需要进行较多的修改甚至补充实验,小修则是一些细节上的调整。 如果收到了修改意见,你需要根据审稿人和编辑的建议认真完善论文,然后提交修改后的版本,此时状态会变为“Revised Manuscript Submitted”。

提交后,稿件会再次回到“With Editor”阶段,编辑可能会再次评估修改内容,甚至有可能再次送审,直到最终给出接受或拒稿的决定。整个流程可能需要多次循环,直到你的论文达到期刊的发表标准或者被最终拒稿。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11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