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致大学新生——接纳陌生&允许迷茫

又是一年开学季,我又能见到一批崭新的面貌啦。我现在步入大三,刚看到一个关于开学季的视频深有感触,想写一篇我对于大学新生的一些建议。

图片[1] - AI科研 编程 读书笔记 - 【日常】致大学新生——接纳陌生&允许迷茫 - AI科研 编程 读书笔记 - 小竹の笔记本

自我认知与人生哲学

大学与高中显然不同,但是如今大学越来越”高中化“,这使得我们原本应该建立认知的时间被各种无意义的大学中形式上的活动和水课所占用。大部分新生的高中生活我相信并不如意,当时未建立起的自我认知和人生哲学我建议尽量在大学中建立起来。

进入大学你可能发现以前的”常识“不再”正确“。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聚在一个班级里,大家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不同是很正常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兴趣和目标,我觉得只要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即可。但是如果你说我大学阶段的规划就是打四年游戏,那我还是想劝劝你的。从小学一路走来确实不易,家长和学校的各种限制使得我们没有任何娱乐的时间,但是如果在大学报复性娱乐,很有可能在毕业时感到无比后悔——我四年学了点啥?;奖学金?没有;对象?没有;考研?算了;找工作?别人不要我。

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在大学时期经历一个成长的阶段,在成长之前会有一段迷茫时期,这是成长的一部分,同时也是自我认知和三观尚未成熟的表现。所以在此时看一些哲学大问题类节目则变得比较重要,这也是走出迷茫的一种方式。当然你完全可以通过他人的陪伴,疏导走出阴霾,我只是举一个自己的例子。

从价值观出发,如何定义“成功”的大学生活?是高分、社交、经历多样,还是自我成长?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你只需追寻自己内心的愿景就好,做到行动与内心的统一,一定要行动,这也是避免焦虑的最好的方式。

宿舍与室友关系

大概率上宿舍的分配是非人性化的,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兴趣爱好等等方面不可能完全一样,我在这想说的是,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个合群的人,尤其是我想对一些同我一样内向的人来说。刚入住的第一晚,我就建议定好一个宿舍小规则,例如打扫卫生,熄灯时间等等。这样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以后出现皮球踢飞的情况。如果真的出现了类似的矛盾,且室友也无理取闹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寻求辅导员和宿管的帮助。

集体融入与社交

针对这方面,我还是那句话: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个合群的人。做到行动与内心的统一是根本。在确认融入集体前,要认识到这是否会大量耗费你自己的宝贵时间,如果是,我的答案是没必要。不否定阶段性的友谊可以发展为终身的密友,但是这种概率还是偏低的,如果发现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请尽情珍惜!

学业与“职场”竞争

身处一个群体中,避免不了竞争。第一方面是学业竞争,进入大学你会发现大家好像不像高中那样疯狂卷学习了,你会同样一起开摆吗?先别着急开摆,先问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要盲目跟风。跟风的人,只能做大多数。第二方面是”职场“竞争,当然这里指的是大学中各种职位,例如班委,社团和学生会内部的晋升等等。如果你完全不考虑,当然可以;如果考虑了,我只有一个提醒,那就是小心被当工具人,学一学真实职场中的社交术还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健康与独处

在大学生活中,想必你可能出现焦虑等不太健康的情绪。没事,我刚刚说到,行动与内心不一致时会出现焦虑,另一方面,当你想要控制未发生的事情时,也可能出现焦虑。我们应允许一切发生,且相信一切发生皆有利于我。这不是阿Q精神,这是一种格局。我们分三步走:①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②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③分辨一件事情属于以上哪种。这其实是《宁静祷文》的核心。其思想也和斯多葛哲学的核心高度一致:控制二分法——”有些事在我们掌控之中,另一些则不然。我们能掌控的,是我们的观念、驱动、欲望、厌恶——简言之,是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不能掌控的,是我们的身体、财产、名誉、指令——简言之,不是我们自己行为的一切”。这也是我信奉哲学流派流派之一,不知道你是否有一些收获。这能让我们解决许多焦虑问题,例如:①别人想让我怎么怎么样,我不想,怎么办。②别人都合群,我不合群,怎么办。③我学习压力太大了,一直学不会怎么办。④他人的生活太精彩了,我羡慕;别人太卷了,我害怕掉队。这些容易产生焦虑的问题,用我们刚刚说的第一步即可解决——接受无法改变的事情,同时我还想到刘晓艳老师说的:”别人的生活,关你什么事?关你什么事?“。

我之前说到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个合群的人,有些人讨厌独处,有些人则喜欢独处,尤其是偏内向的人。如果你感到社交疲劳,感觉自己心力不足,不如试试独处吧!

尾声

写了这么多,将近2000字了,以上内容纯手敲,结合我自己的相关经历所学到的小智慧,献给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们,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 版权声明
THE END
点赞8 分享
评论 共1条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